吼山位于绍兴市东郊,从市中心出发,沿宽阔平坦的人民路东行十余分钟车程可到达,今属越城区管辖。 吼山是一座孤立而并不高大的小山丘,但风光秀丽,石景奇特,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其人文历史厚重,越王勾践曾在这里卧薪尝胆,养狗猎鹿,故又有犬山之别称(古代又称犬亭山)。春秋末期大臣范蠡曾在吼山采石修筑越国城池。
陆氏自汉以来为天下名门望族,文武忠孝史不绝书。孝悌行于家,行义修于身,世代守之。宋兴,历三朝数十年,秀杰之士毕出,太傅始以进士起家,楚公继之,陆氏衣冠之盛,才略伟然者众多。山阴陆氏自中允,太保支始,分二十九支,迁徙各处安身立业。
陆游高祖太傅陆轸出仕后遍访越地胜景,见吼山形象苍龙盘曲、像狮子蹲伏、像凤凰飞翔,是山水俱佳之地,于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遂选中,吼山北麓魏家山之阳建造宅第,名前宅,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太傅陆轸出任越州知州,往来于山阴鲁墟与会稽吼山之间。后由其次子太尉公陆珪于仁宗庆历二年(1042)将全家迁至吼山定居,后子孙发达,皆出仕为官。长子陆佖、次子陆佃(陆游祖父)、三子陆傅在前宅之后分别建有东、中、西宅,人丁兴旺,陆氏聚居蔚成东南望族。
陆游公叔祖父陆傅,字岩老、号东山先生,于徽宗宣和五年(1123)竭资建祠,上奏徽宗皇帝赐名,徽宗恩准,赐名为“东山寿宁院”,并亲笔御书匾额,坊间俗称“东山祠”,当时为明三暗五三进,气势恢弘。祠内供奉以唐朝宰相陆贽——简礼——宗衎——章——谊——衍——忻——郇——仁昭——轸——珪十一代祖宗,又后嗣陆佃——陆宰——陆游,特别是民族英雄陆秀夫和当年在崖山海战中壮烈殉国的十六位陆氏族人也供在祠堂里。
当下,陆氏后人在续修《绍兴陆氏族谱》时,从历代山阴陆氏族谱中发现省内外有许多陆氏族人是从山阴鲁墟和会稽吼山迁徙出去的,现已掌握不包括海外的有:迁往安徽宣城、池州、合肥;河南开封、新安县;湖北鄂州;江苏无锡、常州、溧阳、盐城、苏州、昆山、扬州;天津、北京、上海、松江、华亭;四川宜宾、山东临沂、河南方城;江西抚州、金溪、广西柳州。省内有迁往宁波、鄞州,镇海、慈溪、余姚;舟山、嘉兴、嘉善、湖州、温州、杭州、临安、衢州、东阳、兰溪、金华、诸暨、富阳、萧山、嵊州、柯桥区内钱清、柯桥镇街、马鞍、安昌、齐贤、陶里、福全,平水横溪、兰亭、王坛双江溪;上虞东关、道墟、雁埠等。越城区内有斗门荷湖、马山陆家埭、宁桑、东浦、陶堰茅洋唐家溇、横旦、皋埠坝头山、西湖岙、山前徐、黄墩泾、东横山、牌口等分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